開年復工以來,紡織企業全球性訂單取消或延遲發貨較為普遍。全球知名的快時尚品牌,西班牙ZARA、美國POLO、荷蘭C&A、日本UNIQLO這些巨頭們紛紛延遲或取消訂單。大量訂單的取消,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危機。紡織企業如何自救成了企業發展的大問題。
堅定對產業價值的信心
企業家需要對企業全員傳遞危機意識。只有這樣大家才能團結一心,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做什么也都會更容易些,包括對減員、降薪渡難關也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
目前,我們除了要調整好心態,還要從兩方面來探討:第一,營銷模式的革新;第二,產品線的拉伸。
首先是革新營銷模式。拿亞麻來舉例,亞麻是個古老的產業,不能徹底顛覆傳統模式,只能不斷融合新內容,使其煥發新的生機,比如:線上線下互動,外銷與內銷并舉。
其次是拉伸產品線。一是拉伸產品線長度:亞麻紗、亞麻面料企業在終端市場發展存在大的機會;二是拉寬產品線的范圍:加大設計和營銷力度同時,覆蓋服裝服飾、家紡、文創產品等消費品。
自救、互救與政府幫扶
對于如何抵御當下危機,我認為主要依靠三方面:企業自救、企業間互救與政府幫扶。
危機中,企業應首先站穩自己,也就是自救。自救的方案很多,最直接的就是護住錢袋子、各種方式降低成本。企業需要全員建立群體危機意識,共渡難關。但是僅僅這樣也不行,如果大家都只顧保護自身,是不夠的。
因此我們提出,企業站穩自己、自救的同時,應將眼光放長遠,主動互幫、互助、互救,共同讓產業鏈動起來。互救就是,每個企業都幫助自己的上游供方和下游客戶。企業都這樣互救,產業鏈就不會死,經濟就能逐漸恢復活力。
在實操中,企業可以給客戶放賬,正常30天,疫情之下可以寬限到60天甚至90天。當然,這必須建立在彼此互信的基礎上。給上游賣方的款,該付要付,不能以疫情為借口拖延,賴賬。如果每家企業都這樣兌現承諾,產業鏈上實現相互支持,就能讓資金、產品流動起來。反之,如果企業只顧自己,進入休克或植物人狀態,等經濟的春天真來了都未必能醒過來。
除了自救與互救以外,政府對企業扶持的政策也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政府如何幫扶?我們不妨參考歐美一些國家的做法。金融上降息、減息,緩解企業還息還貸高壓;稅務上適度減稅、免稅。更直接有效的是經濟補貼。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全球紡織網)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